首页>孤独症康复>行为管理和行为治疗
孤独症儿童的排便训练
发布时间:2018-07-12 发布人:憨福儿公益

一、  准备

一定要等孩子的生理发育达到准备状态后才开始大小便训练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正常儿童接受大小便训练的平均年龄是两岁六个月,因此,在两岁六个月之前,不必考虑进行大小便训练。

在进行大小便训练之前,要考虑下列因素:

首先,不但孩子的实际年龄要达到两岁六个月,而且其生理发育水平也要达到这一年龄。这就是说,孩子要能够忍尿六十至九十分钟,并且能够感觉到膀胱的充盈,还必须有排泄的意识。通常,在排泄前后,孩子会盯着大人或表示尿布湿了、脏了。

其次,在进行训练时,要求孩子至少连续十五分钟坐在马桶上。因此,如果孩子不合作,不能坐在马桶上,就说明他尚未为大小便训练做好准备。

此外,其自我刺激行为必须不妨碍他在训练期间集中注意力。如果他不断进行自我刺激,就不可能觉察到自己需要上厕所。

最后,如果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独立地大小便,那么他必须有能力找到厕所或者有能力表明要上厕所。并且,孩子必须能够脱衣服、擦试、冲厕所、重新穿衣服、洗手。

二、  设备

训练的目标是孩子不使用任何便具,使用便盆椅不但没有必要,而且会妨碍实现让孩子进厕所大小便这目标。要教孩子怎样舒适地坐在马桶上,男孩和女孩都应先学坐着大小便,这会使大便训练和小便训练都很舒适。在男孩学会在马桶上大小便后,就要教他们站着小便。这通常可以通过让孩子观察父亲和兄弟来完成。这时,必须让他们知道小便时不要将裤子一脱到底,这样,在公共厕所小便时就可避免尴尬。

三、按时排便训练

训练按时大小便的目的是让孩子只在马桶上排泄,而在其他时间控制排泄,让孩子在被带进厕所之前学会等待,让他能够控制大小便,为训练独立大小便做好准备。

在按时大小便的训练过程中,常见的错误是带孩子上卫生间的次数太多,这样做孩子难以学会正常憋尿。如果孩子独立大小便,决不要妨碍他,而要重点强化。

另一个错误是,在孩子好像要上厕所时才带他去。这会鼓励孩子依赖大人,孩子就难以学会独立大小便,这也可能导致孩子意外尿湿裤子或大便解在身上。

如果到了规定上厕所的时间,就带他上卫生间,让他坐在马桶上。如果坐得好,就每隔三分钟强化他一次。如果他排便了,就要大加强化,给孩子只有在排便后才能得到的特殊强化物,这有助于使上厕所成为特别的事情。不过,强化物不要过多,以免吓着孩子。孩子排便后就可以离开厕所,继续从事原来的活动。九十分钟后再带他去厕所,如果他坐在马桶上十五分钟还没有排便,就让他起来,六十分钟后再把他带回厕所。

如果孩子把大小便排在身上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矫正:尽量让他帮忙清除排泄物,让孩子清除排泄物并不是为了惩罚他,只是为了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,起到温和阻碍作用。接着,让孩子从大小便排在身上的地方走到厕所,练习几次。不要流露出任何情绪,不要因孩子大小便排在身上而沮丧。大小便意外排在身上和成功排便,都能让孩子学到东西。如果孩子大小便排在身上的次数太多,就必须调整时间表,缩短去厕所的间隔时间:如果他较为成功,就延长间隔时间。

如果你开始按时大小便的训练,就不要让孩子兜尿布,除非在晚上和午睡时。即使出门也不要让他兜尿布,否则,就会造成混乱和矛盾,削弱训练效果。这虽然相当不便(要为孩子换下脏衣服、穿上干衣服、找厕所等),但可以让孩子了解成功排便和不成功排便的区别。

四、  延长排便的时间间隔

如果孩子大小便意外排在身上少于每天一次,就应延长上厕所的间隔时间。我们建议延长十五至三十分钟。我们的目标是孩子开始独立大小便,而这通常在延长时间间隔后出现。

五、引导独立排便

按时大小便训练只是实现孩子独立大小便这一终极目标的桥梁。如果孩子成功完成按时大小便的训练,就要开始训练他独立上厕所。

方法相当简单。除了延长上厕所的间隔时间以外,让孩子坐在靠近马桶的椅子上,而不是让他坐在马桶上,并脱去他的裤子。如果他坐得好,就要每三分钟左右强化他一次;如果他自己起来上厕所,就要重重地奖赏他;如果他把大小便排在身上,就用大小便意外排在身上的处理方法来处理。关键是不能提示他上厕所,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。

六、检查裤子的干湿

在最后一个阶段,不用再带孩子上厕所,孩子要做的就是保持裤子干燥。如果孩子能保持裤子干燥,就要进行强化。为此,要定时检查孩子裤子的干湿,可以问他裤子干不干,并让他自己摸裤子。开始时,每隔十五分钟检查一次,如果裤子干燥、洁净,就要热情地夸奖他。

逐渐延长检查的间隔时间(例如,三十分钟、一小时、三小时等),强化的密度要接近于日常生活环境。

七、  独立排便的强化训练

独立大小便的强化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: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孩子明白应该在厕所里大小便。让孩子不穿衣服直接坐在马桶上,给他喝饮料,只要近三分钟“坐得好”就对他进行表扬。当他在马桶上排泄时,就要鼓励喝彩,之后让他玩十分钟,然后再回厕所。通常要用三十分钟到两个小时才能让他明白应该在厕所大小便。当孩子寻找将要流出的小便,期待排泄,并在排泄后微笑或兴奋(他知道马上要得到喝彩了),第一阶段就结束了。

第二阶段: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培养独立性。遵循“引导独立排便”部分所阐述的步骤。如前所述,让孩子不穿衣服坐在靠近马桶的椅子上,耐心等待。切记,不要进行提示!采用强化方法和大小便意外排在身上时的矫正方法。再次提醒您,大小便排在身上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孩子穿好衣服并离厕所较远时,第二阶段就结束了

第三阶段: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形成泛化。如前所述,可以从经常检查孩子裤子的干湿开始,然后延长检查的间隔时间。

八、  提示还是不提示

前面反复提到,不要提示上厕所。不过干预总不是绝对的,总会有些例外。在大小便训练期间,偶尔也有必要进行提示。如果孩子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,就可尝试采用干预程度最低的提示(例如,手势、领他到卫生间旁边、看看他等),叫他快点上厕所。任何提示都要尽快减少,否则孩子就会依赖提示,因而学不会独立大小便

九、  大便困难

孩子通常能够成功完成小便的训练,但大便训练较为困难。原因有多种,如日常饮食习惯、大便次数较少、大便疼痛或只是由于控制战。如果大便训练确实有困难,就要给孩子检查身体,以确定孩子是否有病。

为增强孩子大便的动机,减少任何可能的争执,买些特别的强化物可能相当有效。让孩子去买这些东西,并将其作为重大活动也相当有效。

把强化物放在显著位置,并让孩子明白如果能在厕所里大便,就可以得到这些强化物。把大受欢迎的强化物留在孩子首次成功大便时使用,或留到孩子多次成功大便后使用。许多家长发现如果将强化物作为礼物封起来或制成摸彩袋,更能使孩子感到兴奋。

在孩子把大小便排在身上时,要尽量不动声色,采用矫正方法,轻轻地提醒孩子怎么做才能得到强化物。无论如何都不要生气,也不要对他能否成功过分焦虑,否则你有可能陷入对抗,或者引起本不存在的对抗。

十、  使用尿布的刻板行为

孩子通常形成与大便有关的习惯,比如排泄在尿布里,或躲起来排泄(如躲在壁橱里、家具后面和外面等)。破除这一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,开始时只在厕所里才给他用尿布。在孩子习惯了这一新做法之后,让他帮助把尿布里的排泄物倒进马桶。

在孩子习惯在厕所里使用尿布之后,就着手进行第二步。先让孩子兜着尿布坐在马桶上;然后,在尿布上剪一个洞或者将尿布往后折,以便孩子直接排泄到马桶里;尿布上的洞要剪得越来越大,或者尿布折得越来越多,直到最后不必再用尿布为止。

十一、 夜间排便

我们强烈建议,在孩子学会白天上厕所之前,不要试图让他在夜间上厕所,因此,晚上或午睡时仍要给他兜尿布。

教夜间排便的方法很简单,买一个“带响铃的防尿垫”,只要有几滴尿液滴在上面,垫子就会发出警报。警报会惊醒孩子,这样就能使膀胱充盈和觉醒之间形成联结,这一联结形成之后,孩子以后就会被尿胀醒了。此外,警报还能制止孩子小便。

你要和孩子一起醒来,这至关重要。这是为了保证孩子充分觉醒,以便在膀胱充盈和觉醒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结。此外,你可能需要帮助孩子进厕所并清理垫子。这一程序一结束,孩子就可以回到床上继续睡觉。

偶尔也有铃声不够响,没能唤醒孩子的时候,孩子没有醒来,就不会形成一尿急就觉醒的条件反射,这时把铃声调响一点儿。

这种方法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管用。如果这种方法不起作用,问题也许是孩子不愿起床上厕所。如果孩子在早晨尿床而不是在午夜尿床,那么尿床肯定是由于他不愿起床上厕所造成的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采用“大便困难”这一节所说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动机,应该有效。

十二、 午睡时间

如果孩子还没有接受夜间训练,那么就不要指望他午睡时不尿床。因此,在午睡时也要给他兜尿布。如果完成了夜间排泄训练,就不要再用尿布了。